發表文章

你聽過「超慢跑」嗎?

圖片
你聽過「超慢跑」嗎? 最近聽到越來越多人投入超慢跑,不是因為它新潮,而是因為它真的對身體太有幫助了!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會開始超慢跑?大部份的理由是: 1、簡單好入手:即使是沒運動經驗的人也能立即上手。 2、運動效果立即:很多人跑了幾週以後,氣色變好了,身體輕盈、走路速度變快、連心情也穩定。 3、沒有時空限制:大概可以原地站立的空間,大約50平方公分左右的空間,還可以邊追劇邊運動呢~ 超慢跑對於健康有什麼的幫助呢? 1、減重、降脂肪、提高代謝率 2、調整自律神經、睡得更好 3、保養膝蓋、腳踝、骨盆 4、 放鬆肌肉與筋膜、減少痠痛 5、提升心肺功能又不會過度耗損 為什麼超慢跑對於健康有這麼多的好處? 1、核心穩定+關節釋壓:超慢跑不像傳統慢跑那樣衝擊膝蓋,而是強調在原地或小步慢移動,像在踩氣墊一樣,有彈性、低衝擊,保護關節。 2、呼吸節奏與放鬆:因為速度慢,能專注在呼吸節奏與身體感覺,無形中讓副交感神經活躍,減壓效果比快跑還好。 3、連貫的身體協調:從腳底、膝蓋、骨盆、核心到肩膀,都在這樣慢而穩的跑步中被整合協調,肌力、筋膜張力、平衡感全面改善。 雖然超慢跑可以打赤腳跑,但我還是建議朋友們還是可以穿吸震效果佳的慢跑鞋,或者在超慢跑專用的地墊上跑,原因是: 1、慢跑鞋能吸震與穩定腳踝:市面上的一般運動鞋或布鞋,避震與支撐不夠,長時間跑下來反而容易扭傷、磨損關節。超慢跑鞋底通常較厚、有彈性設計,有助於保護腳掌與膝蓋。 2、專用塾地面設計有彈性、不傷腳:部分專用的超慢跑塾會設計接近草地彈性、但更穩定的地墊材質,減少硬地回震,讓肌肉不過度緊繃,跑得更輕鬆。 最後要怎麼跑,才是正確的超慢跑 1、上半身保持直立,讓體重可以分配平均。 2、膝關節要保持微彎有彈性,落地時增加緩衝力。 3、腳掌落地時,腳掌中心先緩慢落地,也是增加緩衝力。 想開始超慢跑了嗎? 記得準備一雙好的慢跑鞋,或超慢跑專用地墊,你會發現,原來運動可以這麼溫柔又舒服。  #超慢跑 #血液循環 #筋肉 #傳統整復推拿 #運動 

「你的手法是什麼派別的?」我想說,其實是……

圖片
我的手法到底算是推拿?經絡?還是運動按摩? 其實,這問題過去有不少客人都問過我。 我所使用的手法,一直是從實務經驗中不斷調整、改良而來。很多技巧,雖然最初傳承自某個流派,但經過多年觀察客人的反應、反覆調整後,早就和當初學到的做法截然不同了。 不論是推拿按摩的技巧,或是放鬆關節的方法,經常接觸按摩、熟悉各種手法的客人,在體驗過後都會說:「你的手法很特別。」 從事整復推拿二十多年來,為了追求更純熟、更有效的技術,我不斷學習新知。但一直有個疑惑困擾著我:為什麼即使我持續進步,還是有大約兩成的客人,問題始終無法徹底改善? 後來,我決定暫時放下對手法的執著,轉而從中醫找答案。 在台灣,要深入學習中醫並不容易,如果不是中醫師或中醫系出身,基本上很難真正打入這個圈子。因此,我只能靠自學,加上跟隨坊間一些名師,一點一滴摸索。 所幸在接觸中醫十幾年後,終於遇到一位肯用心指導、毫不藏私的良師。因為有他的引導,讓我把這十多年累積的學習經驗串聯起來,也逐漸領悟到「辨證論治」的核心邏輯。 透過中醫系統的理論與生理解剖學的知識,我找到了過去處理不了、想不透的問題答案,再加上不斷改良舊有的手法,以及運用輔助工具,慢慢把技術推進到新的層次。 最近,因為接觸靈氣療癒,我也把靈氣能量融入我的調理當中。 靈氣的應用,不再只是雙手隔空傳能,而是透過指尖,就能徐徐釋放出能量,幫助肌肉更快放鬆、舒緩。 如果你問我屬於哪一派? 我會說,我是自成一派。 #按摩 #刮痧 #整復 #靈氣

為什麼你的小指會麻?可能不是你以為的頸椎問題

圖片
前陣子有位客人來整復推拿保養,他說自己的小指跟無名指會麻,一開始我們從頸椎下手,檢查發現頸部肌肉確實很緊,做完放鬆之後,麻的狀況有稍微改善。 不過過了十幾天後他又來,說那股麻還在,而且只要「拿起杯子喝水」就會發作。 這時我問得更仔細:「是拿杯子的動作讓你麻?還是仰頭喝水的動作讓你麻?」 他說:「拿杯子的時候就麻了。」 這個小細節,給了我一個更明確的方向。 其實很多人手麻,第一個會想到的都是頸椎壓迫,這也沒錯,但不一定是全部。 有時候是手掌、手腕、甚至前臂的肌肉卡住了神經路線,才會讓小指或無名指出現麻感,尤其是尺側這一帶,從小指一路連到手肘內側。 這位客人的狀況,後來我針對手腕和前臂的尺側肌肉群再做了放鬆處理,做完後,那股麻的感覺幾乎就不見了。他也很訝異,原來問題不只是在脖子,連手腕都會影響。 如果你也有類似的麻、痠、緊、不對勁的感覺,別急著自己判斷是哪裡出問題,有時候一個小小的生活動作,就是找出問題關鍵的線索。 而這些關鍵的線索,常常會是去看診時,讓醫師能做更準確判斷的依據。 歡迎來聊聊,也許幫你鬆開的,不只是酸痛,還有困擾很久的疑問。 私訊或來電預約,從根本解決你的卡卡不適。 #手麻 #筋肉 #經絡調理 #傳統整復推拿 

什麼是「靈氣」

圖片
  幾天前客人說要從官方line 查這個月的營業時間,看到了靈氣脈輪調理的服務,問我什麼是靈氣? 「如果我告訴你那是處理無形的東西,你會不會覺得那是什麼妖魔鬼怪?」 「我的小孩,好像也有學過這個,但是我聽不懂那是什麼…」 我就往下解釋「靈氣是一種能量,這種能量我有,你也有…」 「我有?真的嗎?」 「只是你的鎖還沒打開,打開你就有了」 「有這麼簡單嗎?」 「你相信有病氣這種東西,而且病氣還會傳人的事嗎?…」 「病氣是 歹咪呀 嗎?」 「類似啦,你就先把它當拍咪呀啦,就是很多人喜歡講的 負能量 」 我又接著說「如果你一天到晚被拍咪呀干擾,長久下來身體會不會出問題?」 「當然啊…」 「常常清掉拍咪呀,身體會不會比較好?」 「應該吧?」 「那你把拍咪呀這三個字換成 工作壓力 ,或 家庭壓力 …」 他似乎懂了靈氣的功能 我接著說「靈氣就是在幫助你平衡情緒及身體狀態的一種能量」 他說「上次我腳扭到,小孩幫我雙手摀住腳一段時間後,腳的狀況似乎就好很多耶,那是靈氣嗎?」 「我不知道他學哪一種系統,但類似啦」 「上次我小孩有說什麼高我,高我又是什麼?」 「你聽過舉頭三尺有神明嗎?」 「知道啊」 「你把那個神明當作你」 「啊?所以我是神嗎?」 「不太能這樣解釋,先暫時保留這種說法,如果你小孩有要帶你上課的話,你體驗一下,可能比較清楚一些」 註:我對於靈氣的體驗,可能和許多高階的靈氣療法師不一樣,所以我針對我的體驗去分享給其他人,如說法不對,請不吝指教,感謝 #靈氣 #靈氣療癒 #傳統整復推拿 

顛覆醫學!痠不是痛,痠有專屬「痠覺神經」

圖片
對我們來說「痠」和「痛」是可以分開感受的,但在現代醫學的系統裡,醫生所開的大部份是止痛藥,因為就過去的研究裡並沒有痠覺,只有痛覺 最近中研院團隊研究發現,本體感覺神經裡不只有痛覺神經,還有「 痠覺神經」,就也就是為何會有酸卻沒有痛的感覺,或是酸痛同時出現的感覺 因此團隊將痠覺命名為 Sngception,讓「痠」成為醫學上的獨立領域。 而且已有部分醫院導入「痠覺量表」,用科學方式區辨痠跟痛,幫助精準治療。 所以未來可能針對痠感開發專門藥物,不只是止痛,而是真正「止痠」! 轉貼分享連結: https://youtu.be/1iSCWupRe_s?si=vHNHNbQQCWHP1HTL #神經 #筋肉 #傳統整復推拿 #肌肉 

怎麼按都不鬆?你可能不是痠,而是悶熱卡住了!

圖片
昨 天下午有位熟客剛好空出時間來推拿放鬆 他說最近肩頸感覺很緊繃,怎麼睡都睡不好 想來推拿一下看看能不能放鬆一點 👋我幫他推的時候,發現肌肉其實沒那麼緊 但他的頸部跟背部摸起來有點發熱 我問他:「你是不是最近覺得悶悶熱熱的?」 他說:「對啊!已經好幾天了,整個人覺得很悶」 我建議他刮個痧 果然才刮沒幾下,痧就出來了 他當場說:「哇~那個悶住的熱氣瞬間散掉,感覺好輕鬆!」 🌀很多人以為痠就是肌肉太緊 但其實「悶熱、沉重、睡不飽」,有可能是身體裡的濕熱在作怪 尤其最近天氣悶、壓力大、作息亂,更容易卡住! 這時候光推拿不一定能解決 反而需要適當的手法,像刮痧,幫助把鬱住的熱氣釋放出來💨 ☝但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刮痧喔 我還是會根據你身體的實際狀況評估,決定要不要刮 不亂刮、不硬來,只做真正對你有幫助的調理! 🪷最近常覺得昏沉、悶熱、肩頸卡卡的嗎? 歡迎來找我,我幫你「看狀況」處理 讓你真正放鬆、真正舒服 ✨

端午吃粽子,好運跟著來

圖片
  五月五,端午節,艾香護身心,粽香暖人情。 在這個講求驅邪避濕的節氣,我們也用雙手為你舒筋活絡、平衡氣血。 願每一次推拿,都是一次溫柔的療癒。 祝你端午節平安順心、身心自在,從裡到外都鬆鬆的、輕輕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