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說的筋,到底是什麼?
推拿的時候,我常常聽到客人這樣問:「你按的這裡是不是筋?」以前,我總是隨口回答:「對,是筋。」
直到有一次,我突發奇想,反問客人:「你說的筋,是指筋骨的”筋“,還是經絡的”經’”?」客人被問得愣了一下,思索了片刻才說:「應該是經絡的經吧?」
這個對話讓我開始思考,很多人對於筋和經的理解,或許沒有那麼明確,也許大家認為筋就是指肌腱,但其實還有更深的意涵。
筋,從字面上拆解,是由竹、肉和力三個字組成,象徵著附著在骨骼上、有韌性且具力量的組織。
在中醫的概念裡,筋通常指的是肌腱、韌帶和筋膜,這些結構負責連接骨骼、協助運動。
早在20多年前,中醫甚至將“筋”獨立為一門學問——筋傷學,把筋的範圍擴展到除了硬骨、內臟和腦部以外的所有軟組織。
這也讓筋不再只是一種結構,而成為身體靈活度和運動能力的關鍵。
在中醫的眼中,筋不僅僅是解剖學上的肌腱,更是一個關聯全身的系統。
比如十二經絡,就是由經絡所延伸出的經筋系統,連接著身體表層與內部的各種組織。
中醫講究經絡的循行,認為”經”是能夠連接肌肉、骨骼、皮膚和內臟的橋樑,就像一張縱橫交錯的網絡,支撐著人體的平衡。
這也意味著,當我們感到身體某處僵硬或緊繃時,中醫會認為這是經絡不暢,需透過推拿等方式讓氣血流通,恢復肌肉與筋膜的彈性。
相對之下,西醫對於”筋”的定義則偏向結構化。西醫定義肌肉系統包含骨貉肌、平滑肌及心肌。
其中的骨骼肌就代表的肌腱與韌帶,它們是將肌肉附著於骨骼的結締組織,幫助我們完成各種動作。
這些組織就像是肌肉的延伸,負責在運動時承受和傳導力量。比如當我們在跑步時,肌腱會幫助肌肉將力量傳導到骨骼,讓我們的步伐更加穩健。
對西醫來說,肌腱與韌帶是運動力學中不可或缺的部份,更加注重它們的結構穩定性與強度。
中醫指的”經”,就像是各地方政府,每個政府都有完整的機能,只差在管轄權只在所屬的地界內;而西醫指的”筋”,就像中央有立法院,地方有議會,所負責業務相近,卻只是政府運作中的一環。
還在忍受身體上的酸痛與不適嗎?現在就是擺脫這些困擾的好時機!立即預約我們的推拿服務,讓我們幫你找到問題所在,針對那些隱藏在”筋”與”經”之間的壓力點,進行專業的處理與放鬆。
別再猶豫,行動起來,讓你的身體重新煥發活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