膝蓋積水不退,原來是習慣不對

人體構造是個很奇妙的存在,當我們的當關節受損時,人體的修復機制就會啟動,大量分泌關節液,關節隨之復原後,這些關節液也會隨著體內循環而代謝掉

如果關節一直處於慢性發炎的狀態,這個修復機制便不會停止製造關節液,來不及被吸收的關鍵液就會愈來愈多,就會造成關節的積水、腫脹,甚至影響關節活動。

近期有位個案,透過撥經的方法,積水的部份卻不見的有退散的跡象,而且髕骨總是往外側偏

透過撥經的手法,有助於肌肉、筋膜等軟組織的放鬆,間接會讓積水隨著軟組織的放鬆,循環的順暢,會有明顯代謝消腫的狀況

而這次明顯的失常,所以我請她起身走幾步路,來觀察她的步態

啊~

原來是走路的方式有問題,我便請她回想,當時腳受傷時,是不是因為要上班而勉強行走,所以大腿出力時,不是靠股四頭肌出力,而是變成大腿側邊出力,所以走路時有點像企鵝的步態

她很認真的回想,膝蓋不痛後,好像很多人說她走路的步態怪怪的,之後就矯正她正確的走路步態,請她多做靠牆屁股蹲

隔周再來整復推拿,就明顯的發覺髕骨就回到正位,且積水明顯的退了不少,膝蓋的不舒服就減少更多了

 #靠牆蹲 #靠牆屁股蹲 #四股肌 #臀肌 #撥經 #傳統整復推拿

熱門文章

傳統整復推拿/靈氣療癒/命理卜卦服務項目

為什麼我的脖子總是這麼僵硬?肩頸痠痛的常見原因

你聽過「超慢跑」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