極限與健康,你要哪一個?


對於熱衷在長跑或登山的朋友,常常會聽到一種無力感的抱怨

「從前天天跑步,周周爬山,從不擔心身體會酸痛疲勞的問題,即使這樣操隔天很快就能恢復了」

「為什麼最近這些年,跑步或爬山的量也沒以前多,反而開始出現肌力衰退的問題?」

其實我們從生理解剖的角度來說,身體會隨著年齡會經歷不同的生理變化,而這些生理變化會影響肌肉與骨頭的質量及強度

肌肉和骨頭的質量大概在35歲就開始出現了衰退,而到了40歲會更明顯的加速。

肌肉量流失導致運動能力下降,恢復時間延長,而膝關節也因長跑或登山,會對膝關節造成持續壓力,導致軟骨逐漸磨損。隨著軟骨的緩衝作用減弱,關節疼痛和僵硬就會隨之而來。

此外,隨著年齡的增長,身體的恢復機制也會變得緩慢。這意味著即使進行適當的復健和拉伸,肌肉和關節需要更長的時間來恢復。

綜上以上,40歲後運動耐力下降和恢復時間延長是由於自然老化過程中肌肉流失、關節退化和恢復機制減慢等多重因素導致的。

過去可能是要超越極限,現在則是維持健康,而且心態也要隨之調整。

為了能應對這些變化

第一,先調整運動模式及合適的運動量:過去可能以心肺運動為主(多半是強化下肢的運動),現在可以調整上肢的重訓,讓全身肌肉能平均訓練

其次,注重營養攝取,盡量挑原型食物攝取,少吃精緻食物,少鹽少糖,多喝水

最後,適度的休息,運動的周間要有休息時間,讓肌肉可以好好休息,讓身體的自然恢復。

總之要做到4個調整: #調整心態及目標 #調整運動模式及運動量 #調整飲食 #調整運動及休息時間

熱門文章

傳統整復推拿/靈氣療癒/命理卜卦服務項目

為什麼我的脖子總是這麼僵硬?肩頸痠痛的常見原因

你聽過「超慢跑」嗎?